为什么同样的工作岗位,同样的工作环境,有的人特别优秀,有的人却仅能做到差强人意?
区别在于结果,差距在于过程,而本质的不同则在于精神。
孙波能够成为时代楷模,绝非偶然。他从迈进法院大门的那天起,20年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忘我奉献精神。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他不抱怨,默默干,白天连着晚上干,工作日连着休息日干;在清理积案、审理大要案的考验中,他不怕累,敢挑担,全身心投入到案件审理中,减了睡眠,忘了吃饭,忽视了亲人的病榻;在患上重病面临死亡威胁之际,他不改本色,执著研法,一边透析一边奉法求公……
孙波的忘我奉献,执著奉法,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创出了一流的业绩,亮出了公正执法的“标杆”,也成就了自己的优秀和人生价值。
在我们身边的不同工作岗位上,总有不少人一直抱怨没机遇,无背景,缺机制,以致影响了自己的发展。真的是这样吗?与孙波相比,这是典型的“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凡属此类人群,都有这样的特点:对待工作从不主动,工作一多总是“慢动”,乐于享受没有工作的“不动”。试问,这样的人,即使有了机遇、背景和机制又能怎样?大概同样会丧失机遇,浪费背景,被机制所淘汰吧。因为人的优秀与否,并非是由所谓的机遇、背景、机制所决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人的内在品质的。你对事业付出的是汗水和智慧,事业也会回报你一种理想的光辉;你对事业付出的跟汗水和智慧毫不搭边,又怎能收获丰收的喜悦呢?
忘我,是一种境界;执著,是一种精神。
历览古今中外,凡是优秀人才或成功人士,都有一种忘我投入事业的境界,也都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执著精神。忘我,才能专注,才能心系事业,才能视事业为生命;执著,才能坚持,才能不改初衷,才能以事业为使命。二者相互为伴,一定会收获事业成功的果实。
忘我献事业,执著奉法台,是孙波固有的优秀品质之一,也是他走上时代楷模颁奖台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精神之一。
伟大的时代和事业呼唤这样的忘我奉献和执著追求精神。如今,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华大地上凝聚国人奋发图强的号角。从根植于黑土地上的龙江精神之无私奉献,到诞生于边疆鹤岗的城市精神之坚守,这是许许多多像孙波一样的人用自己的埋头苦干、执著追求为我们提供的“精神之钙”。这种“精神之钙”,只要积极地学习、吸收、践行,就一定会在“五大规划”、“四增攻坚战”中焕发出新的力量;这种“精神之钙”,只要积极地学习、吸收、践行,也会在不同的平凡岗位上成就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成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