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审判工作20年,他执著于还原案件真相,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890件,其中经他主审的430起案件,没有一起改判,没有一起超审限,没有一起不廉举报,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缠诉。
因积劳成疾导致双肾衰竭,两次换肾手术失败后,他至今靠透析维持生命,却一直坚守在审判台上,两年来,参审大要案110件,无一错判。
他视办铁案为天职,20年来拒礼拒贿无数,只为了一句“多干活儿,把活儿干好”的承诺;他身患重病,只能靠卖房维持透析,却多次资助贫困当事人,帮助9名失足少年考入大学;他是同行敬佩的“活法典”,是少年法庭受人爱戴的“法官叔叔”,是当地百姓有口皆碑的“小包青天”……
孙波,这位“70后”的蒙古族汉子、普通的基层审判员,以办好案件、公正司法为生命的支点,给予了“人民法官”最令人信服的诠释。
“我只想做一名纯粹的法官”
1973年出生的孙波,高中毕业后考上了黑龙江省电大。1994年大学刚毕业后,孙波参加了我市法、检两院的公开招考,在24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工农区法院,在刑事审判庭当起了书记员,从此再没有离开过刑事审判庭。那一年,孙波22岁。
披上“法袍”的第一天,朴实的父母只叮嘱孙波一句话:“少说话,多干活,把活干好”。这简单的一句话,成为此后19年来,人民法官孙波始终不敢忘却的座右铭。
其实,孙波并没有让人仰慕的学历,也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他到法院工作后,却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一个法律专科、两个法律本科学历,并创造了我市两级法院的多项第一: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主审了全省第一起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案件:主审了我市第一起私分国有资产案。这些案件无论在证据采信、证据链条的形成、事实认定还是法律适用上,都丝丝入扣,既合法理,又合情理。他提出的观点,赢得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赞同和肯定。
工农区法院是全市的中心区法院,案件任务繁重。当时,孙波一个人承担了送达、宣判、提押人犯、开庭记录、整理和装订卷宗等工作,并负责每月固定报表、司法统计分析和调研材料。每年多达300余起刑事案件,他白天开庭,晚上装订卷宗,工作量可想而知。
工作中,孙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认真把好案件的事实关和证据关。经他审理的每一起案件,不管大小、难易,总是深入调查,反复核实证据,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定罪量刑准确,判决公正。为了使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他一方面坚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端正工作态度,在庭审前认真阅读卷宗材料,核实证据,制定周密细致的庭审提纲,为开庭审理做好充分准备。
孙波有一个名闻遐迩的雅号“教授”,这是政法干警对他发自内心的敬重称呼。当遇到疑难问题或大案要案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波,孙波撰写的判决书和审理报告,经常是同事们学习的范本。同事宋文豪说:“孙波就是一个活法典,有时一个法条想不起来了,问孙波,他肯定说得清清楚楚。”
作为煤城法官,孙波十分注重煤矿安全生产犯罪案件的研究,他经常深入矿山进行调研,撰写了多篇调研文章。2006年,省法院特别指派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最高法院等联合召开的专题研讨会,最高法院随后出台的《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中,来自基层法官孙波的建议被吸纳其中。
十几年如一日,不管工作多忙,孙波始终坚持学习。在孙波家里,客厅的茶几上、桌子下面、沙发上,到处是一摞摞的法学理论书籍,卧室的床上也多是这类书。“你就是个书呆子,不让你学习,比要你命还难受!”每每到后半夜,妻子睡了一觉后,看到孙波依然手不释卷,常常这样嗔怪他。
孙波不仅以擅长审理复杂、疑难、重大案件而著称,且审结的案件无超审限,无发回重审和上诉改判等情况,扎实的审判作风,过硬的审判质量,使他审理的案件得到省法院乃至最高法院的肯定,并被称为 “专家型”、“学者型”法官。
作为一名副科级审判员,孙波始终坚守在审判一线,他参与审理了1800多起案件,其中经他主审的430起案件,没有一起超审限案件,没有一起被改判和上访缠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8%,做到了保质、保量、快审、快结。
有一次,市检察院相中了他,调动手续都办好了,最后,在市中院领导的极力挽留下,他选择留在了法院。
“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看似空洞的一句解释,却十分符合他的个性、他的感情倾向。
正如孙波所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基层法官,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名纯粹的法官!”
“我恨不能把自己掰成两个人干活”
2003年12月8日,是改变孙波人生轨迹的“大日子”。那一天,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公布,已经30岁的孙波顺利通过。很快,孙波正式成为一名法官,开始独立办案。
那段时间,孙波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一个电大俄语毕业生、一个离开校门近十年的基层法院书记员,没有脱产、没有辅导,却成为了当年全院唯一通过考试的人,着实难得!
2005年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想借调孙波。借调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先后担任工农区法院刑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的九年时间里,孙波大大小小经历了1400多件刑事案件的庭审,有着丰富的刑事案件处理经验。二是中院刑庭严重缺人。
“中院缺人,工农区法院就不缺人吗?”工农区法院提了一个特殊要求:“借调可以,但区里的案子也要审。”面对这样的条件,孙波居然答应了。这声允诺的背后是每年新增40多起案件的审理工作。
当时,孙波在区法院每年大约需要审理100多起案件,平均下来3天一件,如果再加上中院的案件,一个人至少要干两个人的活。而中院处理的刑事案件,多为“三重案件”,即判决20年以上、死缓、死刑等重刑案——案件复杂,审理难度大。
因为卷宗不能带回家,白天又要开庭,孙波夜间阅卷是常事。一天凌晨,孙波还没回家,妻子刘桂华“恼了”,给他打电话:“什么工作非得你干啊?别人就干不了?”
“组织把清理积案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怎么能一走了之呢?我热爱审判工作,我不愿意离开审判台,每当审理完一起案件,那种成就感、使命感,使我觉得活得特别有意义。”孙波发自内心地说。
2008年10月,涉嫌集资诈骗的天达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天达地产公司“老板”——李某涉嫌非法集资、诈骗7亿多元人民币,涉案人员2600多人,案卷400多卷……审理这样一起案件,中院是第一次,孙波也是第一次。
因为案卷实在太多,中院专门腾出一间会议室作为孙波的办公室——“案卷摆了一地,几乎再没有地方下脚。”那天,孙波买了一箱方便面、一条香烟,从家里拿了一只大碗,一双筷子,“住进”了办公室。
“每个案卷都得一口气从头到尾细细捋,中间要是断了,要想重新捋顺,太费劲!”为了把握案件的各项细节,一个多月里,孙波看完了所有的案卷,而且写出了近20万字的阅卷笔录和相关资料,对于每一个涉案人员,每一笔资金,适用的法律和需把握的政策,他了然于胸,为此案的成功审结奠定了基础。
这一个月里,孙波累了就睡,饿了就吃,睁眼闭眼都是案卷,在案件审结时却创造了一项纪录:连续吃住在办公室21天。有人称其为“疯狂21天”。
而这样的疯狂状态,对孙波来说何止是一天两天。2009年至2011年是孙波工作的“疯狂三年”。孙波先后审理了李某集资、诈骗案;王某集资案;白玉库雇凶杀人案;黑龙江省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乔某受贿案;哈尔滨市郑某私分国有资产案等多起重大案件。此外,他还组建攻关组,集中清理了66件刑事积案。
像这样的急活,累活,孙波干了多少,他自己记不清,别人也说不清。
工农区法院法官申立红看着孙波干工作的疯劲、痴劲,曾对他吼过一句话:“别人干工作卖力,你干工作卖命!”
“我是法官,还能怕罪犯?”
2006年3月,在处理一起涉黑团伙案中,被告人的哥哥揣着两万元钱找到了孙波:“留我弟弟一条命”,孙波拒绝了。没过几天,他又带着10万元找到孙波家,孙波将他推出了家门。随后,当事人的亲属又找了孙波两次,增高了价码,但在孙波面前“依然不好使”。
最终,这个案子因为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被告人并没有被判处死刑。事后,送钱的人评价孙波:“这人行,不黑!”
有一次,孙波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孙波,我知道你家住哪,你爸妈住哪,你家孩子在哪上学。我们家的案子要判偏了,我弄死你全家!”
“我是法官,还能怕罪犯?还能怕威胁?”孙波厉声说道。
2009年8月17日,震惊全国的白玉库雇凶杀人案,孙波担任主审法官。
案件审理期间,孙波接到通过各种关系打来的电话,有的想表示表示,有的叮嘱小心点儿,孙波均不为所动。2010年6月1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白玉库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但我一定要办好今天的案子”
2011年春节,孙波身体状态不太好,持续地发烧,不停地流鼻涕,每次上审委会汇报案件时,他都是边汇报边擦鼻涕,汇报一个案件就要用上一卷纸。
妻子刘桂华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总说,没事,就是个感冒,挺挺就过去了,谁知这一挺就是一个半月,到了4月份,病情越来越重,晚上动不动就流鼻血,血压时常升高到180毫米汞柱,可他还是一再加班加点工作。妻子没办法,只好把这事儿汇报给工农法院院长李艳秋。
李艳秋一听就急了,强迫孙波去医院做检查,可孙波硬是拖到“五一”假期才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医院。检查结果一出,医生惊呆了,血清肌酐达到1500多,而血清肌酐700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尿毒症。
当天,孙波和妻子直接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到了北京,孙波的双腿怎么也抬不起来了,是接站的同志把他背出了火车站,送到309医院。医生立即对孙波进行抢救,这才把孙波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就这样,在高负荷的工作下,孙波的身体被压垮了!肾炎变成了尿毒症,而且,一发现就是晚期——双肾衰竭。那一年,他38岁。
从入院到出院,整整13个月。这13个月,妻子刘桂华回过两次鹤岗——借钱。第二次,还贴出了卖房广告。
市中院院长朱德臣得知孙波的病情后,立即赶赴北京,帮助联系医院和专家,安排孙波在北京住院治疗。半年内,孙波大小手术做了9次,两次换肾手术均告失败……
中院党组号召全市两级法院干警为孙波捐了款,但还有近百万元的医疗费,是靠亲朋好友筹措和帮助的,他从来没有向组织张过口,伸过手,提出过任何困难和要求。手术后的孙波,体重从180斤骤然降到120斤,以往红润的脸色变得晦暗了,前来看他的同事,看到他那瘦得皮包骨的样子,抱住他痛哭起来……就是在住院期间,在他和病魔、疼痛顽强抗争的时候,刘桂华还特意跑到北京的图书城,给他买来了刚出台不久的刑法修正案,孙波硬是在病床上读完了这本厚厚的法规。
“我嫁给了你,而你却‘嫁’给了法院”
“你做丈夫、做父亲、做儿子,哪一样都不合格,唯独做法官合格!”这是结婚15年来,妻子刘桂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每每此时,孙波总是苦笑着对妻子说:“谁让你嫁给我了?”妻子抱怨道:“我嫁给了你,可你却‘嫁’给了法院。”
孙波的老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脑梗,卧床11年,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一次,正赶上父亲突发脑梗塞,妻子给他打电话,可当时他正在开庭无法离开,无奈的妻子只能自己一个人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直至父亲离开人世,孙波也没有在病床前伺候过老人一次。
2008年11月,检察院起诉一批自侦案件,院党组要求在15日之前结案,除去送达10天以外,开庭和判决只留给他两天的时间。不巧的是,妻子却刚刚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孙波打电话简单询问了爱人的病情,只匆匆说了声抱歉,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院里交办的任务。而那些天,妻子却一直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孙波的儿子孙莫寒今年10岁,这些年,整日忙于工作的孙波从没接送过孩子上下学,没有去学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更没带孩子出去玩儿过一次。有时,孙波一连十几天早出晚归,孩子就十几天都看不到爸爸。有一次,刘桂华参加完家长会后跟儿子说:“你爸天天忙,咱俩干脆把他从家里‘开除’算了!”懂事的儿子却反过来安慰妈妈:“那可不行,爸爸是法官,他在单位忙呢!我理解他。”
幼小的孙莫寒笑容憨厚,像极了孙波,懂事的小伙子主动学会了鸡蛋炒柿子,经常做给爸爸吃,他已经懂得如何去温暖和宽慰父母。
而作为妻子,刘桂华对丈夫带病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和支持,因为她知道,工作就是爱人的全部,承载着他的使命和梦想,只有工作着他才是快乐的!
刘桂华还记得,在北京住院期间,孙波曾对同病房的病友说:“我愧对自己的家人,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最对不起的是我的爱人,结婚这么多年,她没吃过我做的一顿饭,没喝过我倒的一杯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加倍偿还她!”
“我不能追求生命的长度,只能追求生命的厚度”
2012年6月10日,孙波夫妇回到鹤岗。此时,换肾失败的孙波只能靠一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院里决定照顾孙波,让他在家好好养病。可孙波硬要上班,还要求审案。李艳秋经不住孙波的软磨硬泡,决定给他安排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没想到,他又找到院长,“最好再分给我疑难案件,这样对我来说有挑战。”
看到李艳秋有些犹豫,孙波来了犟劲:“工作就是我生命的支点,人要是不工作,活着还有啥意思。人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
孙波的精神感染了同事,大家尽量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有人承担起了接送孙波去透析的任务,有人帮助他接送孩子上下学。
为了不影响工作,孙波特意叮嘱护士长把自己每次透析时间都安排到晚上。就这样,拖着疲惫身影的孙波又出现在审判一线。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孙波带病审理了110多起案件。在他主审的24起案件中,有7件经中院认定是疑难复杂案件。
在审理蒋某、惠某贩卖毒品一案中,他反复阅卷,仔细推敲,认真研究,依法认定被告人无罪。在审理周某信用卡诈骗案中,发现某通讯公司在管理客户资料中存在漏洞,同时发现某金融机构在办理信用卡审核过程中存在问题,孙波及时向这两个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和整改意见。这两个单位经过整改,处理了相关人员,完善了管理制度,并回函予以感谢。
2012年12月初,天降小雪。孙波走入法庭,开始审理鞠某故意伤害、非法持有枪支、非法拘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这是我市首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
“一定要给农民工兄弟一个交代!”开庭之前,孙波就对自己说。
此案涉及外地农民工有70余人,光卷宗就有十六七本。开庭从早上9时一直持续到晚上8时,在开庭后的一段时间,孙波感到身体非常虚弱,疲惫一阵阵袭来。最后,他实在坐不住了,只能用手撑着审判台,把庭审坚持了下来。
庭审结束了,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令人意外的是,听到宣判结果的农民工虽然欢欣鼓舞,却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默默地看着制服已被汗水湿透的孙波脚步虚浮地走下审判席,眼里满是敬佩与感激。
岁月无痕,风雨铸人。从事审判工作20年来,孙波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全省法院优秀法官、全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并省法院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
“生病以后,死亡对于我来说不再遥远,我无比珍惜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分钟,如果我已经无法追求生命的长度,我只有尽自己所能,多做一些事,尽力去追求生命的厚度!”
这就是孙波,一位普通的人民法官,他在用无悔的付出、用执著与坚守点燃生命,照亮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