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立足工作职能,以深入落实省法院“五牢记、五融合”党建业务融合实施体系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行“四领四创”党建工作法,努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政治引领 创忠诚之魂
强化思想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理论学习常态化,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党总支督导学、党支部深入学、青年干警理论学习组灵活学、全员覆盖一起学的“五学模式”,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政治轮训、业务大讲堂等活动47次,使干警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筑牢政治思想根基。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锤炼党员党性的重要抓手。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组织引领 创堡垒之基
优化党组织设置。根据工作实际和党员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加强党务干部培训,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审判团队中设立党小组,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审判一线。定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开展案件研讨、业务交流,搭建法官学习交流平台,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党员法官带头攻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年召开专业法官会议40余次,研讨案件240余件。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党支部工作规范,从组织设置、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推动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提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质量,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先锋引领 创担当之能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工作中以党员干警“亮身份、践承诺”激活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在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服务中心等窗口部门设立“党员先锋岗”,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立案登记、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创新举措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密切关注企业的法治需求,为辖区民营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性、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保障。党员法官带领青年骨干法官及助理组成的法治宣讲团定期送法进企业,以“菜单式”普法、“订单式”宣讲方式,提高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意识。
推进党建品牌矩阵建设。在“党徽耀天平”总品牌的辐射下,依托“潘英华工作室”、“萤火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爱心超市、“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等特色载体,构建多维党建载体矩阵。注重“潘英华工作室”的品牌效应,积极发挥退休党员老法官对青年党员法官的“传帮带”作用,协助指导法官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持续建强“萤火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辖区开展普法宣传、讲法授课、环境整治、帮扶困难儿童等志愿服务,进一步发挥院内爱心超市的优势,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捐赠生活用品,提供爱心帮助。深化特色品牌“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探索“心理咨询+针对性帮教”“定制化庭审+模拟法庭剧本杀”“走出去+请进来”“全覆盖+全动员”的工作模式,用法律光芒给未成年人以温暖和指引。
四、融合引领 创发展之效
党建与多元解纷融合。为突出多元解纷,深化诉调对接机制,党员干警积极推广“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推进法院与各单位的共建交流,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在辖区11个社区、4个派出所张贴海报,全院现有系统认证调解员9人、录入法官端人员18人、入驻基层治理单位53个。为推动法律资源下沉融入社会治理,成立11个“驻社区法官工作室”,党员法官定期下社区、进网格,开展法律咨询、答疑工作,真正将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工作做到心坎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与为民服务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建工作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组织党员干警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为深化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作用发挥,提升党建向心力,常态化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实现法律服务向社区有效延伸,组织党员干警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党建指导、法律援助、矛盾调处、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拓宽党员干警服务群众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