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法官说法 | 打官司第一步,选对法院不迷路!手把手教你破解"管辖"难题

发布时间:2025-03-20 09:07:33


前 言

作为一名立案庭法官,每天接待当事人时,最常听到的问题就是:“法官,我这个案子该去哪个法院告?”许多当事人抱着厚厚的材料跑错法院,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错过诉讼时效。本期《法官说法》由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科科长张宁用真实案例和通俗语言,带大家全面了解民事诉讼中的“管辖”规则。

张宁  执行局综合科科长、一级法官

一、管辖是什么?——诉讼的"导航系统"

如果把打官司比作一段旅程,管辖就是指引你找到正确法院的“导航系统”。它包含两个核心维度:地域管辖(往哪里走)和级别管辖(到哪一层)。

典型案例:小王在鹤岗市工农区被某电商平台(注册地北京海淀区)侵权,他跑到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却被退回。原来他既没弄清“被告住所地”的地域管辖规则,又错估了案件级别——普通民事案件应由基层法院受理。

【法律要点】

级别管辖:法院的“楼层划分”。

基层法院(区/县法院):处理90%以上的普通案件。

中级法院:重大涉外、本辖区重大影响案件。

高级法院:全省重大影响案件。

最高法院:全国性重大案件。

地域管辖:法院的“地理坐标”。

基本原则:“原告就被告”(《民诉法》第22条)。

特殊规则: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等(如网购纠纷可在收货地起诉)。

二、破解"被告在哪"迷局——住所地≠实际地址

很多当事人误以为“被告住哪里就去哪里起诉”,其实法律上的“住所地”有特殊定义。

【自然人篇】张女士起诉离婚时发现丈夫户籍在河南,但实际在鹤岗工农区居住3年。根据《民诉法》第23条,只要证明对方在工农区连续居住满1年(租房合同+物业证明+居住证),即可在工农法院起诉。

需提交:居住证/暂住证、社区居住证明、连续1年以上的水电缴费记录。

【企业篇】某科技公司注册在鹤岗工农,但总部设在鹤岗南山。根据《民法典》第63条,应以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南山区)确定管辖,若无法证明则按注册地。

企业信息查询: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登记信息,截图保存备用。

三、特殊管辖情形——这些案件不必"原告就被告"

【情形①】追索赡养费

李大爷三个子女分别住在北京、上海、广州,他本人在鹤岗市工农区养老。根据《民诉法解释》第9条,老人可在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所有子女。

【情形②】网络侵权维权

网红博主在抖音遭人诽谤,粉丝遍布全国。依据《民诉法解释》第25条,可在侵权结果发生地(即博主居住地)法院起诉。

特殊管辖清单:案件类型、管辖法院、法律依据、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民诉法》第34条、保险合同纠纷、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民诉法》第25条、运输合同纠纷、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法院、《民诉法》第28条。

四、协议管辖的“避坑指南"——看清合同中的陷阱条款许多消费者签合同时忽略管辖条款,导致后期维权困难

【典型案例】某购房合同约定“争议由开发商注册地(某偏远县城)法院管辖”,消费者发现问题后不得不跨省诉讼。根据《民诉法》第35条,此类格式条款未尽提示义务的可主张无效。

协议管辖必备要件:

1.书面形式(合同条款/补充协议)

2.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

3.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

4.格式合同需显著标注+说明

五、立案材料准备清单——少跑冤枉路的秘诀

必备材料:

1.起诉状(被告人数+2份)

2.原告身份证复印件

3.被告身份证明(户籍信息/企业信用报告)

4.管辖依据证明材料(如居住证明、合同履行地凭证)

5.主要证据复印件

电子立案: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提交材料,系统自动校验管辖信息,节省现场排队时间。

扫描下列图片二维码,自动获取最新版民事起诉状答辩状样式。新版示范文本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常见多发的民事纠纷类型,采用表格化、要素化方式,为当事人起诉、答辩提供规范全面的诉讼指引,方便人民群众聚焦诉讼请求、争议问题、事实理由,有针对性地提供诉讼材料,意在让人民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方便。

六、法官特别提醒——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误区①】“金额大就要去中院”

➤ 真相:部分基层法院可受理5亿元以下普通民事案件。

【误区②】“多个被告随便选”

➤ 正确操作:共同被告必须在同一管辖区域内(如A住工农区、B住南山区,可任选其一)。

【误区③】“找不到人就没办法”

➤ 破解之道:对方失踪满2年可申请宣告失踪,转而向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正确选择管辖法院,是开启法律维权之路的第一步。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如果仍有疑问,欢迎到法院立案窗口咨询。

【法律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8-23、34-3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12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