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诉”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宗旨的外化。家长里短的“小案”,件件连着民心、关乎民生,办案法官要带着感情、责任、方法办案,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既判是非,也暖人心。
鹤岗中院近期将推出“如我在诉”专栏,集中宣传一批典型案例,让“如我在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东北农村农耕时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农民们忙于穿梭于田间地头,进行耕地、施肥、打垄等耕种活动,播撒新一年丰收的希望。然而农民陈某却面带愁容、眉头紧锁地来到东山区法院寻求帮助。
“法官,我们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村里人都在地里忙活,可我却忙不起来,没钱买种子和化肥啊,我之前把钱借给朋友李某了,他答应今年开春就还给我,可到现在还没还,打电话不接,微信把我拉黑了,我现在找不到他,地也种不上,种子、化肥需要一大笔钱,可怎么办啊?”
经了解,原来陈某与李某系朋友关系,李某曾经也是一个勤劳肯干的农民,因种地需要资金周转,于是李某提出向陈某借款3万元,并出具了借条,约定了借款期限及利息。可天有不测风云,李某突发脑梗塞,作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且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李某照料,李某因治病欠下巨额外债,重压下的他选择了逃避,删除了陈某的一切联系方式,外出打工去了。陈某通过李某的亲戚、朋友都联系不到他,万般无奈之下将李某诉至法院。
赵永丽作为该案的承办法官,多次尝试与李某取得联系,但李某却似有意“躲避”法官,赵永丽法官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李某,帮助双方开展调解工作,避免积怨加深,真正帮助陈某解决实际问题。
于是,赵永丽法官先到派出所请求协助查询李某的身份信息,又前往李某曾居住的村庄向村委会及村民挨家挨户打听李某下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实地走访调查,终于查到李某的工作地址及联系方式,赵永丽法官多次拨打李某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为了尽快化解纠纷,赵永丽法官同书记员驾车百余里来到李某的工作单位,李某的同事称李某确实在这里工作,但其今天放假,便帮忙联系到李某,得知李某已回家中,赵永丽趁热打铁,当即决定立即驱车前往李某家中,来到李某家中后,看到李某家庭条件确实十分艰苦,而且身体虚弱,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未成年的孩子。
“法官,我不是不想还钱,我知道在我困难的时候老陈帮助过我,借给我钱,但我现在的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特别差,没法种地了,只能靠打工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还。”
赵法官从双方的友情基础入手寻找突破口,劝说李某应当承担责任,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陈某向其抻出援助之手,不能让多年的友情蒙尘。赵永丽当着李某的面拨通了陈某的电话,告知陈某现在李某的境遇,李某此时确实困难,手里没有多余的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还清。陈某听到法官的说明后,表示十分的理解,他深知李某是一名可靠的朋友,要不也不能借给他钱,只是李某玩“失踪”惹的陈某非常气愤。通过法官在中间做双方思想工作,缓解双方情绪,降低了陈某心中的怨气,最终双方达成合意,李某分期返还陈某借款,也挽回了两人多年的友谊。
“赵法官,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法院帮忙,我连人都找不到,何谈要回这笔钱啊。感谢法院帮我解决燃眉之急,也使我们重归于好。”陈某紧紧握着赵永丽法官的手说。
司法审判工作是一项“守心”的工作,必须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下一步,鹤岗两级法院将能动用好法律和司法政策,抓实落细“如我在诉”要求,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