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如我在诉 | 法庭走进居民家,多元解纷靠大家

发布时间:2024-07-03 09:29:28


“如我在诉”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宗旨的外化。家长里短的“小案”,件件连着民心、关乎民生,办案法官要带着感情、责任、方法办案,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既判是非,也暖人心。

鹤岗中院近期将推出“如我在诉”专栏,集中宣传一批典型案例,让“如我在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张某是某煤矿退休工人,离异多年,平时一人生活在30平米的破旧房屋里,依靠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且经常往来全国各地求医问诊。一天,张某从外地看病刚回到家,发现楼上漏水,家里墙面浸湿,电视、换气扇都不同程度受损,遂找到楼上邻居理论,希望对方给予赔偿,但双方未达成共识,张某无奈诉至法院。

“赵法官,楼上邻居家跑水,把我家墙面浸湿,电视和卫生间换气扇都不同程序受损,我身体常年患病,股骨头坏死,走路需要使用拐杖,出门实在不方便。家里就我一个人,智能手机不会用,现在唯一打发时间的电视看不了,换气扇一打开就有股烧焦的味道也不敢使用,我与楼上邻居的赔偿意见不一致,我来法院一趟特别不容易,请求法官帮帮我吧……”

“赵法官,不是我不赔偿,是张某的要求过高,他家墙面浸湿的面积不大,电视都用了五六年了,换气扇更是破旧不堪,更何况电视和换气扇受损是否与我家跑水有关还不一定呢。”楼上邻居王某不解的说。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邻里矛盾愈演愈烈。

“张师傅,您别着急,您先带我到家里看看具体情况。”

办案法官来到张某简陋又狭窄的屋子,房间里只有一张简单的床铺,一个老旧的衣柜和桌子,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墙面上有清晰的水浸痕迹。在发生跑水之前,两家的关系还是融洽的,因此次跑水赔偿未达成一致,让两家的关系紧张起来。

张某请求更换电视、换气扇并对墙面浸泡部分进行粉刷或赔偿各项损失3000元。王某则辩称受损程度不严重,认为赔偿1000元足够维修墙面及更换电视、换气扇。王某是同意赔偿的,只是对赔偿的数额不认可。双方各说各的理,张某生气道:实在不行我就申请对损失数额申请鉴定。

本案系邻里纠纷,若以判决的方式结案,会导致今后邻里之间相处困难,若双方就损失具体价值等问题启动司法评估鉴定程序,不仅会增加当事人的诉累,还会加剧邻里间的矛盾。为了让“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司法不缺位”,赵法官决定联系辖区“四员合一”人员共同努力,力争化解这起邻里间的纠纷。

次日,赵法官拨通了社区主任的电话号码,向其说明情况并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调解,社区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并表示愿意参与帮助调解,齐心协力共同为群众排忧解难。赵法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张某家中实地查看实际受损情况,对赔偿事宜进行协商,亲自测量张某家电视和换气扇的尺寸,并就张某提出的两个赔偿方案进行分析研判。

赵法官设身处地为双方考虑,用心化解纠纷,考虑到张某行动不便,便与社区工作人员、王某一起来到家电商场了解电视和换气扇价格,对刷墙的成本及人工费进行询价、评估,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将法庭搬到居民家中进行调解,并从人情、法情、邻情角度耐心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在赵法官说“法”,社区工作人员说“理”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各让一步,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王某当场赔偿张某各项损失1500元用于受损财产的更换及维修。至此,双方握手言和,案件以调解结案。

“赵法官,太感谢您了,亲自到我家查看情况,又到商场询价,看我出门不便,还把法庭搬到我家,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不客气,张师傅,我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你们两家重归于好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赵永丽法官说。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的和谐关乎着居民基本生活。邻里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只要双方积极去沟通,用换位思考的角度想问题,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都能够理性解决邻里纠纷。法官要牢固树立“如我在诉”意识,对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要从人情、法情、理情角度思考,努力实现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