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区人民法院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诉前调解工作延伸至所辖的4个街道办事处,驻社区“法官工作室”与7家社区完成了对接,通过调解力量有效对接、同向发力,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应调尽调,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基本案情
周某与张某婚后生育一女小周,周某与张某在2020年9月时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判决小周由其母亲张某抚养,周某每月支付800元抚养费至小周满十八周岁。现因小周就读初中后,教育支出费用已占张某的大部分工资,加上生活费等其他费用,张某已无力负担,遂到法院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至每月2000元,并在此基础上逐年递增30%。但周某称单位效益不好,不能负担增加的抚养费用。
化解过程
因张某和周某均在向阳区居住,对接法官遂找到张某社区“四员合一”人员,以社区工作人员角度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分别了解双方实际情况和诉求。社区人员了解到张某在离婚后独自带小周生活,小周学习成绩在校一直名列前茅,且周某离婚后未看望过小周;而周某曾经是乒乓球教练,因生病后遗症严重,无法进行剧烈运动,收入减少,所以双方对立情绪严重。
了解情况后,对接法官和“四员合一”人员决定从小周的优异成绩为切入点,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平衡点和落脚点,让张某和周某看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后又从初中生青春期这个角度,用真实案例告知张某和周某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的情绪问题,希望双方积极修复父母离婚、家庭关系破裂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给小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对接法官和“四员合一”人员的耐心调解,双方情绪缓和,最终周某答应抚养费增至每月1300元,如以后身体恢复,有额外收入一定自愿支付更多的抚养费。在调解过程中,“四员合一”人员提出希望小周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多交朋友,热爱生活。张某表示,感谢社区对她们的关心,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典型意义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如何能动司法,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向阳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的依法保护,牢固树立亲情修复理念,携手社区“四员合一”人员,共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避风港,让法官办案情理法交融,司法裁判更具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