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兴山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范秀蓉一行3人来到兴山区一涉诉煤矿走访调研,通过“诉中调解”梳理影响企业发展的司法堵点、痛点和难点,精准回应市场主体的现实关切,以高效司法服务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为合并重组后的涉诉煤矿,该矿业公司的前身经历过如日中天的鼎盛,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期的萧条。如今,正在等待验收还未正式生产的企业,整合后资产债务债权关系如何处置?兼并重组后企业权益如何保障?这些亟待解决的烦心事,成为法院精准服务市场主体的切入点。
在矿区座谈及实地参观走访中,法官们与企业经营者双向互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企业恢复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
企业
“该我承担的责任我一定承担,但是……”
“如今我们煤矿正处于大量投入期间,到十月份才能通过验收正式投产……”
法官
“客观事实是存在的,但是你没有法律上的协议……”
“恶意‘对抗’债务行为是要承担严重后果的。”
“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事实上的占有、无偿转让……”
“关停整合后,你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你得清晰。”
案件主审法官针对该煤矿企业在涉诉纠纷调解中提出的问题,面对面向企业经营者进行了详细的法律法规讲解,并针对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合同纠纷等一系列衍生问题提出了专业化建议。
以思想再解放引领司法理念转变,以理念转变推进服务举措创新。兴山区人民法院依托院法官工作室,把涉诉企业作为常态化法律“巡诊”重点对象,在强化司法能力建设、提高办案质效的同时,“走出去”深挖案件,以“诉前、诉中、诉后”全链条梳理涉案企业的堵点,强化市场思维,倾听企业所需,全面调研评估案件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在提升案件审判质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