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区法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不断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综合运用情、理、法等多种手段,努力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创新方式 践行枫桥经验

向阳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市法院关于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审判工作向社区延伸,在辖区内的4个街道办事处7个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民间纠纷诉前调解、法治宣传等方式,使审判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诉前化解。4月28日,市中院党组成员、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陈宝泉深入向阳区梧桐社区“法官工作室”调研,现场旁听了一起邻里纠纷案件调解的全过程,对向阳区法院高效落实市法院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务实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做实做好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部门联动 深化能动司法

向阳区法院调整工作思路,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变“坐堂办案”为主动服务,探索建立“四长合一”与“四员合一”融合共建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快速化解。4月28日上午,社区“网格长”了解到向阳区梧桐社区丽景花园小区3号楼两户居民发生矛盾且情绪比较激动,立即将情况通报给驻社区“法官工作室”的法官。驻社区法官得知情况后,随即联系网格长、警格长共同将发生矛盾的两户居民请到梧桐社区“法官工作室”进行调解,法官从情、理、法的角度对矛盾双方进行耐心劝解,并跟进开展普法教育,使矛盾双方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法官、警格长、网格长三方共同的耐心劝解下,矛盾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一场极有可能演化升级的矛盾在社区“法官工作室”得到了妥善化解。
多元解纷 推动诉源治理
2021年,向阳区法院便成立了首个以退休法官名字命名的“维焕大姐调解室”,按照“1+1+1+2”模式配齐配强人员,打造“调解+速裁”联动解纷阶梯式解纷机制,制作“诉前调解案件情况流转表”,以“维焕大姐调解室”、 “法官工作室”作为诉前化解的有力抓手,发挥简案快审团队专业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就地高效化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2023年1月至4月,向阳区法院新收民事案件286件,其中网上立案276件,一审民事收案同比下降40.52%;累计向诉前调解委员会、“维焕大姐调解工作室”及简案快审团队分流案件231件,分流率81.6%,调解结案116件,调解成功率58.19%,诉源治理的成效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