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能力作风建设【基层篇】| 南山区人民法院全流程发力 推动办实事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3-01-03 18:32:39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南山区人民法院积极创新便民利民举措,用心用情、实干苦干,前中后端全流程发力,推动办实事走深走实,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有效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强化主责主业,全力维护公平正义

      一是突出民商事审判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能作用。与区工商联联合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办法》,设立知识产权合议庭,审理鹤岗辖区100万元以下一审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该类案件调撤率达100%。二是突出院庭长办案监管的职能作用。注重发挥“头雁效应”,院庭长办案1504件,占比34.8%。盯紧审判流程节点,对临近审限案件提前预警,跟踪问效。带头评查案件,通过常规评查、重点抽查、专项评查等方式提升审执质效。三是注重在解决“执行难”上持续发力。执结各类执行案件2359件,执行到位金额1.95亿元,网络查控发起率达100%;加大失信、限高、罚款、拘留等惩戒手段运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3人次,限制高消费126人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矛盾的实质性化解工作

      一是巩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实现源头化解,办理司法确认案件89件,结案率达100%。二是突出调解优先原则,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在全市法院率先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室,司法援助工作室,与市(区)妇联、辖区街道办事处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累计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48件,调解率达75.32%。三是注重信访案件的实质性化解工作,压实院长第一责任、党组主体责任和分管领导具体责任,在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存量的同时,严格控制信访增量。组建“青年法官信访接待组”,为来访当事人答疑解惑;实行院领导集体接访,重点化解疑难信访案件,全面提升信访工作质效。

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打造法院铁军

       一是以党建带队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优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诉讼窗口设置党员示范岗,组织党员团队审结大要案,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提能力转作风。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先创优、质效提升等工作,3个集体、14名个人受到国家、省市区表彰奖励,刘亚莹入选省法院第四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获评全省法院“学习型干警”“优秀机关工匠”。三是重培训强实效。通过实践练兵、庭审观摩、竞赛评比、以考促学等活动强化培训效果,组织开展各类培训69次,参训干警1200余人次,干警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勇创新重传承。成立“潘英华工作室”,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司法考试攻坚小组”“法官助理接访小组”,积极开展以老带新“薪火相传”工程,帮助年轻干警提素质、强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注重智慧法院建设

      一是推进诉讼服务现代化。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累计网上立案1951件,跨域立案102件;推进电子送达、邮政集约送达,累计电子送达2755次,跑出司法服务“加速度”。二是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率达100%;升级办案系统,实现电子卷宗“左看右写”、裁判文书智能化编写、同案智推等功能,为法官办案减负。三是全面提升审执质效。组建简案快审团队,加大简易速裁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6.48%,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72.15%,案件平均审理天数进一步压缩。

      下一步,南山区法院将不遗余力继续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方法路径,推进“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