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年来道交案件数量逐年攀升的实际情况,鹤岗法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司法定纷止争作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努力打造道交纠纷处置“新模式”,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护航。
2022年1-8月,鹤岗两级法院共受理道交案件1035件,结收比95.34%,诉前调解322件。道交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同比缩短11.3天,当事人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提升7.13个百分点,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
优化资源配置 实行“二审合一”审判机制
打破传统民事、刑事审判庭界限,创新组建“1+2+3+1”模式审判团队(即1名院庭领导带领2名员额法官,配备3名法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确定“类案专审”分案机制,将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二审合一”,统一交由刑事审判团队集中审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组织刑事审判团队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道交纠纷案件审理专业化、精细化。
推行“要素式”审判 推动案件审理提速增效
结合本地案件规律特点,对道交案件采用“要素式”审判方式,进一步提升审判效率。研究制定《鹤岗市法院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要素表》,对事故责任认定、车辆保险情况、垫付款情况等重点内容列出要素清单,开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只需针对有争议的要素进行重点审查,相应的答辩、举证、质证、辩论、陈述程序得以简化。在要素表中附有《鹤岗市法院道交纠纷诉讼风险告知书》,增强当事人对诉讼风险和裁判结果的预判能力,有效提高当事人服判息诉率。
服务端口前移 开辟矛盾纠纷调解新路径
建立完善多元解纷联动联调机制,定期与诉前调解机构和保险公司召开联席会议,邀请保险公司代表参加研讨交流,统一赔偿标准,提升调解成功率,有效减少保险公司因标准不明而引发的上诉问题。加强与鉴定机构沟通联系,经当事人同意后实行诉前司法鉴定,在诉前明确双方争议焦点,有效缩短办案周期,节约办案成本。与交警部门积极对接,及时交流探讨交通事故纠纷中的疑难问题,对当事人已于诉前达成调解协议的,引导当事人当场申请司法确认,切实提升道交纠纷处理效果,减轻当事人诉累。对争议较小的案件加大诉前调解力度,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实现案件办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