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不打烊”,服务“不掉线”,疫情当前,鹤岗市两级法院持续深化审判职能,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推行网上办案,立案、信访、审判、调解、执行、送达均可通过网络途径轻松解决,便捷高效的“互联网+”诉讼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打官司,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疫期的司法需求,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
“不见面”一键立案
积极推进网上立案、电话立案、跨域立案,让百姓足不出户即可立案。在积极发挥法院网站、“移动微法院”等线上平台作用基础上,设置了立案指导专线电话,远程指导当事人完成立案。对于不会网络操作的老年人,以及起诉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等案情简单纠纷,引导通过电话方式立案,由法院工作人员收集当事人身份、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和相关证据等信息,提取录音后整理成书面诉状,通过快递和网络在线的方式提交当事人确认签字,帮助群众轻松立案。疫期以来,全市法院通过网络完成立案31件,电话、网络办理信访案件27件。
案件回顾:
萝北县法院网上立案快速响应
2月3日,节后上班首日,萝北县法院收到一条网上立案申请,为刘某某起诉史某某民间借贷纠纷,工作人员审查发现原告刘某某的证据材料和委托手续均存在问题,于是第一时间与其取得联系并进行释明,刘某某得知后表示理解并撤回委托。随后,该院立案庭干警指导刘某某通过便民服务立案咨询平台补充了立案证据材料。经过法院干警的耐心指导和认真操作,刘某某的案件在最短时间内成功立案。为保障安全减少出行,萝北县法院还为当事人代缴了诉讼费用,优质的诉讼服务获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评价。
“不折腾”在线审判
构建“互联网法庭”+“微信视频庭审”云诉讼网络,制定下发了《关于疫情稳控期间开通互联网法庭及微信视频开庭的通知》《微信视频审理案件操作手册》《微信视频审理案件操作演示图解》《当事人手机端互联网开庭操作演示图解》等,依托“华宇系统互联网庭审”客户端实现在线审判,当事人不见面即可参加庭审。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全程看到案件相关的笔录、证据的展示和提交,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庭审前、庭审过程中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等,并可以通过在线签字和确认,实现远程视频开庭及同步录音录像。对于案件简要、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主审法官在充分征求各方当事人意见后,可通过手机微信进行开庭审理。开庭时,通过微信聊天界面中核对双方当事人身份、提交诉讼材料,庭前调解、二审询问环节由法官、书记员、当事人通过微信展示,诉状、答辩材料等材料的展示和提交等在法官指导下进行,笔录截图签字后可由法官和书记员打印附卷,也可在疫情结束后由当事人来到法院补签后进行存档。疫期以来,两级法院网上开庭审案12次,网上结案9件,在线接收答辩状等50件,在线送达法律文书41件。
案件回顾:
工农区法院微信审案止纷争
2月4日,工农区法院通过微信视频形式顺利完成了4件案件的庭审。合议庭成员建立庭审微信群,添加双方当事人进群参加审理。通过微信视频核实身份、拍照上传证据、下载附卷佐证等,充分保障了庭审程序的规范。2月10日,该院微信开庭再次启动,一起房屋买卖合同案件在线审理,合议庭成员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线上庭审,圆满规范地完成了庭审程序。同时,该院积极开展网上送达工作,一起继承纠纷案件在微信调解成功等当天即出具民事调解书,并通过微信送达至双方当事人,高效便民的服务使得当事人连连称赞。
兴安区法院互联网开庭显公正
2月11日,兴安区法院依托华宇系统互联网庭审平台,敲响了疫情防控期间“隔空开庭第一槌”,审理了原告邢某、宋某诉那某法定继承纠纷一案。庭审过程中,法庭调查、举证、辩论、陈述等环节的笔录通过语音识别系统自动生成,双方当事人充分阐明了自己的诉求及答辩意见,两个小时的在线庭审,双方当事人确认笔录无误,由法官发起线上签字,庭审顺利结束。
东山区法院微信调解化民忧
2月7日,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在东山区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微信视频连线开庭审理,经法官线上的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贺某分期给付欠款给刘某,双方约定在疫情解除后,到东山区法院领取纸质调解书并在调解笔录上签字。
“不延误”实时执行
为确保当事人胜诉权益得以及时实现,适时开通了线上执行模式。当事人可通过拨打法院执行工作专线,或将执行申请材料通过邮寄方式向法院提交,法院执行局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通过手机微信、QQ等联系方式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可通知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在申请执行人提供明确、具体的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后,及时进行在线查证、核实。疫情期间,全市法院共下发报告财产令38件,网上查扣80件,冻结37件,评估6件,发起司法网络拍卖9件,在线执结案件11件,使执行之路畅通无阻、直通民心。
案件回顾:
东山区法院网上执行促和解
2月7日,东山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天麒带头开启疫情期间网上执行第一案,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在该院法庭通过电脑微信平台在线主持执行和解,经过高院长的不懈努力和耐心沟通,一起执行标的额较大的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成功在线和解,充分体现了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宗旨。
兴安区法院线上执结涉民生案件
申请执行人李某与某矿业公司因工伤问题产生劳动争议到法院申请执行,考虑到李某急需治疗资金在疫期又不便出行,兴安区法院执行干警特事特办,高效务实,通过网络和微信联系执行双方当事人,积极开展线上执行。2月10日,该案执结后,兴安法院执行局将执行款16万余元第一时间划转至申请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及时保障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