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法官园地 -> 法官随笔

不忘初心似学生 书修品格铸法魂

——全市法院“做合格党员”演讲会特辑

  发布时间:2017-07-04 10:50:31


    学生时代的自己,总是在老师传授法学理论的课堂上幻想自己踏进法庭的各种角色扮演,如喜欢在模拟法庭上成为人人尊重的审判长,如喜欢与同学慷慨激昂的重新审理辛普森案件,再如喜欢在好友面前据理力争情与法的相爱相杀。

    那个时候的我,拼搏无畏,认为不甘平庸、锐意进取才是青春的通行证。

    那个时候的我,激情万丈,心中印刻着法学大家的谚语和教科书中的法条理论。

    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我,力所能及的汲取知识,在书中寻找信念,在书中雕刻未来的模样。

    我梦想成为一名法官,手握法槌,敲响法律的权威,心中天平,伸张人间的正义,胸前法徽,传递法律正气。

    当我如愿考入法院开始,读书相伴与实战演练成为了我的日常。无论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法治观念的提升,乃至人生态度的升华,都得益于读书的恩泽与经验的磨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法官而言,尤是如此。展开书卷,墨香袭来,犹如秋水对月,登望春风。书中经典,可谓灿若星河:有悠宏法史,得知江山兴替;有种种法例,编织千古绝唱;有大家观点,催人深思熟虑……打开书本,“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就像开启一趟永恒的法学列车。

    我也从身边的老法官身上汲取良多宝贵经验,他们机智多谋多于教规教条,德高望重甚于巧言善辩,慎重认真超过轻言自信。我在他们多年来谱写的院史中,学到了一名合格法官的条件,他们不但有内在的修炼,还应有抵御外邪的力量和智慧。从翻阅历史的篇章画卷到走入现实的法庭内外,我游历于中西法律文明史的绵绵长河,也在基层的肥沃土壤中掌握审判权力轻重,在不知不觉中,法魂已经在身体里悄然铸成。

    时至今日,处理案件中,箴言似言犹在耳,唯恐稍有不慎而倾斜公平。

    从进村入户平息夫妻恩怨,到苦口婆心劝解邻里纠纷,从加班加点赶写裁判文书,到排除万难寻人送达文书,我真切体会到法官职业的丰富,既有审判台上庄重威严,也有法庭外的繁忙不易,既需要在裁判文书中体现法理的科学严谨,又要在接待当事人中显示人文关怀。在面对那些破损的社会关系、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面对源源不断的各类纠纷,作为裁判者的法官,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超然的平静,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与法律中保持理性平和进而拨云见日、释法析理。

    也许,攻坚途行的法官岁月使我稚嫩的脸庞多了几分沧桑,我却在青春满满流淌的同时收获了成长的欢畅。

    梦起于法学,梦圆成法官。也许,绥滨法院不是公主的殿堂,但它却在一方百姓心中拥有至高崇尚的地位。我热爱我的绥滨法院,栽培我这颗如“青葱”般的法学学生,帮助我朝着一棵参天的“青松”努力成长。

    法官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当树立起崇尚的法治信仰。回首自己走过的心路历程,一段段短小精悍的法律名言,一次次受益的庭审经验,皆如一根根悄然矗立的擎天巨柱,稳稳支撑着心中的法治圣殿,也许,我们在这里奔跑的身影,会成为中国法治进步的力量之源,不要让消极懈怠、安逸享乐辜负美好韶华,让我们青春作桨,梦想扬帆!


关闭窗口